关于我的作品
如何想象一个国家 丨瑞士当代摄影巡展“在群山、丘陵与湖泊之间”
摄影之眼|从山体到水系:中国艺术家在瑞士的影像实践(下)
陈海舒:那就先说说为啥弄这个奖吧?(自然生长艺术计划,2020年10月)
图像的驿站 (李楠,《中国摄影》2020年9月刊)
图集:情感与真实 刘书彤、陈海舒、汪滢滢的摄影 (董冰峰,《中国摄影》2020年1月刊)
用想象力邂逅一本摄影书 | 对谈陈海舒 (影艺家, 2020.05)
和一本“土杂志”一起,探访这座南方城市的历史与宝藏 (图虫网&Homeland家园杂志, 2020.05)
EARTH | 带着海德格尔去烟台山 (生活月刊, 2020.04)
德国阳台上,福州人与美国人的迁徙 (评话, 2020.03)
异域现实与“水”的虚构——对话杨达 对话陈海舒 (《数码摄影》, 2019年12月刊)
陈海舒:作品永远围绕记忆展开 (《人民摄影》, 2020年1月1日, 第1期)
陈海舒:在历史上,流动可能是个常态 (假杂志, 2019.12)
我们也去看了Top20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 (假杂志, 2019.11)
陈海舒:摄影是与现实发生关联最好的媒介之一 (采访者:春熙,《中国摄影报》第75期, 2019.09)
春天在哪里(《大众摄影》,2019.04)
陈海舒:德国阳台 (《中国摄影家》, 2019.03)
《德国阳台》(周末画报, 2019年1月19日 第3期 总第1048期)
我所不了解的故乡 (《海峡旅游》第157期, 2018.11)
假展览 | 陈海舒:德国阳台 (假杂志, 2018.08)
摄影是思考和探索世界的方式 (《数码摄影》, 2018.04)
和摄影书房一起去看展是什么体验?| 摄影书房 X 三影堂 (图虫网, 2017.04)
Zona Rossa:一份关于维苏威火山的报告——在上一次爆发
之后和下一次爆发之前 (《中国摄影》, 2017.03)
新锐展评丨方法论的筹谋(上) (色影无忌, 2017.03)
陈海舒 | 摄影不值得膜拜 (自然生长摄影计划, 2017.02)
亲近而又陌生的摄影——回顾2017色影无忌新锐奖 (图虫网, 2017.01)
New Talents × 陈海舒丨一种不稳定的平衡——多种文本下的维苏威火山 (色影无忌新锐摄影奖, 2017.01)
我对自然灾害的话题比较感兴趣~艺术家问答之——陈海舒 (21空间美术馆, 2016.12)
摄影书房|跨越半个地球重织历史, 他用摄影书抵抗摄影的脆弱(图虫网, 2016.10)
言吾|陈海舒:所有看似荒诞的现象都是有原因的 (大乾艺术中心, 2016.09)
Notes from Underground (《Bauwelt》, 2013)
我的文章
现场 | 2020 Foam Talent 柏林站 (Aperturist光圈,2020年11月)
古斯基个展「拓展的时间」,近三年来首批新作(Aperturist光圈,2020年10月)
如何在柏林打卡摄影书店? | 旅德艺术家陈海舒的攻略 (影艺家, 2020.05)
周滔:冬北夏南 (《数码摄影》, 2020年4月刊)
作品与环境的融合:克里斯托弗·威廉姆斯影像展 (《数码摄影》, 2020年3月刊)
摄影被抛弃了吗 (《中国摄影》公众号, 2019.12)
“气候策展学”?——第五十届法国阿尔勒摄影节 (假杂志, 2019.08)
今夏阿尔勒 (原文标题《路上五十载——2019阿尔勒国际摄影节观察》,《中国摄影》 2019.08)
选择:温特图尔摄影博物馆25周年纪念展览 (《中国摄影》 2019.05)
对话 | 如何重新定位摄影 | 2018阿尔勒摄影节观察 (《中国摄影》 2018.09)
约阿希姆·施密特: 我与“别人照片”的二三事 (《中国摄影》 2018.04)
对话 | 托马斯·鲁夫:我只对图像而非技术感兴趣 (《中国摄影》 2017.06)